1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概念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利用农产品网络,发布和收集农产品供需、价格等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商业技术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依托农产品生产、分销环节,开辟网络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高与客户的关系,提高新的营销活动模式的销售。农民可以及时了解网络上的市场需求,并根据类别进行分析,具体到品种、数量、供需状况和价格变化,然后直接在线农产品交易,为农民提供更大的商机,为农产品提供更广泛的销售平台。
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1)网络营销是农产品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营销不能独立于一般的营销环境,农产品网络营销不能与传统的农贸市场营销模式分离,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形式在互联网环境中的投影和应用。
(2)农产品网络营销包括但不限于在线销售。网络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农产品的销售。然而,它不仅是为了促进销售,还可以加强农业相关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品牌价值。因此,网络营销可以促进销售,大大提高客户忠诚度。
(3)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关键是创新。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适应了农产品网络市场的不断扩张,发展空间广阔。一方面,网络运营商使用互联网 ** 不断推出新业务,如搜索引擎、电子目录灯业务类型是传统业务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更高效的电话直销模式也被网络直销超越,从而衍生出适应新环境的新营销手段,如在线分销合作模式,以扩大更广泛的营销渠道。
1.2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本特征
1.2.1农产品网络营销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的全球性和不间断性使得依靠网络的营销行为有了持续的营销时间,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泛市场。除网络营销外,任何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寻找目标客户。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一种不受区域和时间限制的营销手段,为农产品交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平台,给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1.2.2供需双方双向沟通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选择的互动性。通过网络营销,农产品供需双方都可以参与营销活动,直接、快速、有效地沟通。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所需的农产品,供应商也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信息提供、改进或开发农产品。供需双方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在数量和准确性上都优于其他营销模式,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传统营销过程中信息不平等的缺点。
1.2.3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大大降低农产品营销宣传成本;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双向沟通和及时反馈,可以避免传统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盲目生产和运输造成的浪费,节省商店等流通环节的成本,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农产品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在世界各地寻找他们想要的农产品,而不受时间和地区的限制,并水平比较不同的卖家和产品,然后做出最佳选择。这不仅有利于 ** 市场竞争也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成本。
2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
2.1分析黑龙江省互联网现状
2.1.1黑龙江省互联网规模分析
互联网是网络营销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只有当互联网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网络营销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体是农业相关企业或个体农民。受国情、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该群体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低于其他行业。因此,更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有助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互联网是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础。基于互联网的交易运营平台和交易支付应用软件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出现了许多特色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如北大荒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数据的在线销售服务;齐齐哈尔北方公交集团与中国网络图书馆共同创办的中国农贸交易网络,为农业相关企业和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产品交易渠道;北大荒粮食交易电子市场网络通过多种电子交易方式和多种交付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交易员的个性化要求;黑龙江建立的中国大米网络主要提供市场市场、各种农产品供需信息、科技、行业动态,帮助参与者规划营销,是中国大米行业的第一个门户网站;此外,中国伊春农产品网络市场、肇东农产品市场等。黑龙江省农产品销售商不仅可以享受这些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布。
2.2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社会环境分析
2.2.1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能力分析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总量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经济欠发达,受经济条件限制,农业相关企业和个体农民利用网络营销总体能力有限,以农产品批发企业为例,目前,全省从事农畜产品批发的大型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有207家,只有39家大型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从事米粉产品和食用油批发,其余为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农业相关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远低于中东发达省份,农业相关企业和个体农民利用互联网营销的能力较弱。
目前,一些营销应用,如研究、广告和分销,与互联网不同程度地结合起来,渗透到黑龙江省的农产品销售行为中,但总体情况仍然只是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黑龙江省的大多数农业相关产业仍然专注于实体市场。即使使用网络营销手段,也是实体营销的补充,以塑造现代企业形象。农产品网络营销网站一般内容简单、信息更新缓慢、推广力度不够、操作不人性化。与其他行业的商业网站相比,其吸引力较弱,在营销过程中对行业外的普通消费者关注不够。农产品网络销售比例较低,也受到农产品本身易腐烂质量水平难以区分、农业相关人员互联网应用能力有限、农产品市场分散等因素的限制,使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远未达到应有的发展势头。
2.2.2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也是加快传统农业转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是促进这一转变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指导,如《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直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12
3.1分析黑龙江省互联网现状......12
3.1.1黑龙江省互联网规模分析.......12
4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6
4.1网络基础设施薄弱.....16
5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分析........19
5.1信息中介模式......19
6优化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建议
6.1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新目标
6.1.1农产品会员营销目标
会员制是农产品营销中较为先进的一种营销模式。在农产品网络营销过程中如釆取会员制,可以精确预计产量、按需生产,供求双方相对固定能最大限度的消除通过网络交易产生的不信任感,产销环节消耗小,产品可直接溯源品质有保障,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理想模式。涉农企业和个人结合会员制专门直供农产品,同时配合周期性宅配的方式,多见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般用于髙端有机农产品。这种模式使农业生产者面对特定的消费对象,特殊的市场需求,配合便捷髙质的物流配送,为消费者高度满意的销售服务,并建立与维护消费家庭数据库,稳定消费人群。重要的是,以会员制为营销目标,不仅要将所需要的农产品送到消费家庭,而是要建立一个指向特定消费群体的通道,由先进的电子商务、电话、店面组成,各部分协调运行。会员制营销可以以高端农产品为卖点,在人们逐渐接受认可这一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同时商家积累了一定的农产品销售经验后,交易对象再向普通农产品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农产品生产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为了适应会员制营销,将使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带动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完善。
6.1.2绿色农产品营销目标
绿色营销是指当前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社会和企业充分认识到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清洁无污染产品,通过发现、创造和把握绿色农产品市场商机,实施有针对性、合理的营销手段,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绿色营销的核心是环境保护,绿色营销的基础是绿色技术,绿色营销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噱头,其最终目的是解决环境危机,在此过程中获得商机,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企业利润和客户满意度,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7结论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是黑龙江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实力需要解决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虽然网络营销持续时间不长,但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通过网络营销,农产品销售站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虽然发展道路仍有许多障碍和曲折,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网络营销必然成为黑龙江省农产品最重要的渠道。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战略也将促进全省经济的稳步发展。
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者要想抓住商机,在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打造自己的品牌;政府还应重视网络营销的作用,大力推进全省合适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科学合理地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尽快适应黑龙江省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成为农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略)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