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医疗大数据企业排行榜出炉!

点击上面的中国数字医学订阅!

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入医疗行业时,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许多应用场景,如辅助决策、健康/慢性病管理、基因数据、机构智能管理等,都是大数据和AI技术展示拳脚提供了绝佳的场地。

目前,政府、市场和资本都在增加医疗大数据产业。可以说,宏观环境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由国有资本主导的三大健康医疗大数据集团成立,在顶层设计的进步中

20172000年,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国有资本领导的三大卫生和医疗大数据集团正式成立,承担国家卫生和医疗大数据中心、区域中心、应用开发中心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任务。中国形成了以国家队为主导的三大集团公司模式。

在过去两年里,先后确定的两批国家试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双管齐下铺开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网络。今年,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意义已上升至战略层面。

资本市场不断增加对医疗大数据行业的投资,技术进步

20162018年,健康医疗大数据投融资事件达到66起。2018年,健康医疗大数据仅在第一季度就发生了35起投融资事件。2017年,2018年第一季度有17起投融资事件,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资金进入该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因测序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因测序、可穿戴设备等数据采集成本下降,数据呈爆炸性增长,为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肥沃的土壤。

不同的医疗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应用进步中

由于我国医疗大数据起步较晚,行业市场空白较大,许多企业相对容易布局医疗大数据市场,并在行业上下游努力。

源启科技致力于集成和标准化平台建设PowerNT该技术为医院建立了一个外部平台,从独立服务、银行交易到预约注册,形成了医院外部信息交互和接口适应的信息枢纽。目前,该平台已接入中国200多家医院。此外,作为中国医学图像人工智能的先驱,推断技术已经通过大量的高质量数据学习推出了AI-CT、AI-DR一系列人工智能辅助筛助筛查产品已在中国许多知名医院使用。其准确高效的检测结果将医生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安全好的医生在自己的帮助下AI 医疗技术构建了医疗卫生服务平台,涵盖诊前、诊中、诊后、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由在线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医疗服务、健康商场、健康管理和互动四大业务组成的一站式医疗卫生服务链。

在探索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医疗企业的重点有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医疗大数据产业仍处于建设的早期阶段,这不仅是企业在实际应用和商业着陆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诸多限制。如何商业化大数据的应用,改变商业模式,避免大数据泡沫,仍然是许多医疗大数据企业需要认真做的家庭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魏云说,中国医学大数据的利用率仍然太低

医疗行业属于数据密集型行业。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数据积累呈爆炸式增长。IDC Digital截至2020年,医疗数据量将达到40万亿GB,它是2010年的30倍。然而,即使医疗大数据在数据积累方面具有优势,它在数据应用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魏云说:医疗大数据已经完成了十多年,但现在各医院的大量信息仍然完全沉默。,中国医疗大数据的利用率仍然太低。

目前,我国的数据标准还不够统一,数据缺乏互动性。虽然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数据信息建设标准,但实际实施情况并不均衡。每家医院的信息工作涉及数十家制造商,每个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数据收集和存储标准系统。由于不同的医疗位置,患者的生理数据往往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很难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信息共享受到阻碍。对于服务提供商和制药公司来说,他们可能担心数据暴露企业利润模式的风险,而不愿意与支付方共享更多的数据。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共享机制,使中国大量数据仍然沉默,无法转化为大数据。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认为,大问题是人才短缺

近年来,参与医疗大数据市场的玩家数量日益增加,大数据在医疗行业得到了更多的细分和应用。因此,玩家在市场上的布局是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基因细胞、医疗人工智能等参与者众多。然而,当人们争相进入这热门领域时,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人工智能与医学的结合是医学知识输入-机器学习-临床应用-辅助医学新发现-医学新知识输入的循环过程,应该遵循相互反馈的过程。然而,纵观目前的医学AI许多研究项目没有沿着这条路走。

技术赋能医疗已如火如荼,但医学AI尚未建立跨学科统一的学术体系。医学大数据领域缺乏熟悉医学和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是不言而喻的。临床医学和计算机有自己成熟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双方缺乏理解,医务工作者和计算机专家之间的表达和理解存在偏差,甚至存在鸡鸭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俊波说。

山不高,有仙则名;水不深,龙则灵。从个体企业到整个行业,人才是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目前,医疗大数据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除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外,许多瓶颈都可以归因于人才的缺乏。只有真正了解医疗大数据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应用的快速成熟。

未来需要真诚正心,多方合作

大数据无疑已经成为一个网络名人词,当人们谈论大数据时,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心。

对于医学大数据来说,医学是一门以人文为重要内涵的科学,而大数据只是科学的一小部分。自人类起源以来,几乎有医疗活动。医学的产生是为了防止人们遭受痛苦。它来自一颗同情医疗水平在人类400多万年的发展历史上不断提高,这颗心应该始终贯穿其中,不会被不断变化的技术手段淹没。

价值观是道,人文智慧是艺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如今,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入的医疗行业中,不仅医院和医生需要医疗知识,而且掌握先进技术进入医疗行业的企业也需要医疗知识。医生存在是为了救死扶伤,医院存在是为了为人们提供一个集中解决疼痛的地方,而医疗企业存在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身份不同,但初衷和目标一致。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面对广阔的医疗大数据前景,不可避免地会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当我们渴望在医疗中实施大数据时,无论是数据收集还是最终应用程序,我们都应该真诚、正确、善良。

在医疗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将改善系统建设、机构运营、临床研发和诊断治疗,而且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系下,医疗大数据需要国家自上而下的宏观战略领导,积极参与响应,相互合作,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内在价值。

树立真正造福人民的心是一切领域成功的基础。

文章来源:enet

背景资料:

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

大纲明确,促进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10年内建立精准治理、多合作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稳定、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造福民生服务体系,开放大众创业、创新驱动新模式,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产业发展新生态。

《纲要》部署了三个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资源整合,提高治理能力。大力推进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促进政府治理精准化,促进商业服务便利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二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地区的应用,促进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三是加强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完善大数据安全体系,加强安全支持。

20152009年9月18日,贵州省启动了中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努力将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家数据收集应用新高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产业发展聚集区、创业创新首选、政策创新试验区。

围绕这一目标,贵州省将重点构建“三大体系”,重点打造“七大平台”,实施“十大工程”。

三个系统是指建立试点政策法规体系、跨境整合产业生态系统、防治安全体系;七平台是指建设大数据示范平台、大数据集聚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交易平台、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大数据交流合作平台、大数据创业创新平台;十大项目是实施数据资源收集项目、政府数据共享开放项目、综合治理示范推广项目、大数据便利项目、大数据培育项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信息基础设施推广项目、人才培训引进项目、大数据安全项目、大数据区试点整体发展项目。

此外,贵州省还计划探索大数据应用的创新模式,培育新的大数据交易实践,开展数据交易市场试点,鼓励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交换,规范数据资源交易行为,促进新业务形式的形成。

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表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工业园区、数据中心、云平台等,而是充分依靠现有设施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资源,规划新建设,避免空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探索大数据应用的新模式,围绕数据、数据和管理数据开展试点,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

20162003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其中第二十七章提出:以大数据为基础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加快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具体包括: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信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